信息中心
上海williamhill官网“国际学术交流月”系列活动于近日持续热烈开展。4月1日至4月3日,第一期“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讲座”圆满结束。本期讲座共有四场学术报告,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院弗里德里希·奥托·沃尔夫(Friedrich Otto Wolf)教授担任主讲人,williamhill官网院长邢云文教授、副院长韩振江教授、安维复教授、卜祥记教授、《资本论》读书会师生分别担任各场讲座的主持人和与谈人,邹理副教授、包道广博士等担任学术翻译,williamhill官网及其他院系师生共计三百余人次参加本期讲座。
第一场学术报告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回顾”,沃尔夫教授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的总体发展历程,随后邢云文教授对其进行精彩点评,并与沃尔夫教授就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进行学术讨论。
第二场报告题为“《资本论》阅读史概要”,沃尔夫教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对于《资本论》的三种误读:斯大林式误读、实证主义误读和黑格尔化误读,并认为《资本论》是一部“未完成”的开放著作,要在当下的历史实践中续写和发展《资本论》。随后安维复教授对沃尔夫教授的观点进行点评,表达了对沃尔夫教授观点的赞同,并与沃尔夫教授就《资本论》文本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第三场报告题为“《资本论》的系统性重构”。本次交流以williamhill官网《资本论》读书会成员为主要代表,与沃尔夫教授共同探讨《资本论》的阅读方法。沃尔夫教授基于对MEGA2的文本细读,系统考察了恩格斯对《资本论》手稿的修订,同时还指出马克思未完成《资本论》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不断拓展的理论视野已经超出了原有的写作计划,马克思在晚年已经开始关注当今热议的生态问题和再生产问题。随后读书会成员们就自身对《资本论》的阅读感受与沃尔夫教授进行了交流并展开深度探讨。
第四场报告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返本开新”。沃尔夫教授详细阐释了自己“有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想,提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指导理论而非僵化教条,需要在各民族国家的政治实践中进行本土化创造。随后卜祥记教授与沃尔夫教授展开交流,表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实践恰好证实了沃尔夫教授的这一观点。讲座尾声,卜祥记教授代表williamhill官网向沃尔夫教授赠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一书,本次讲座在掌声雷动的热烈气氛中圆满闭幕。
williamhill官网“国际学术交流月”系列活动为学院国际化工作的特色品牌工程,采取“一月多期、名家云集、交叉融合”的形式,呈现出点面结合、渐次展开、持续发力的集群效应。“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讲座”持续邀请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世界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及政治社会学家,配备高质量中文翻译与现场导读,推动多语种、多维度的思想交锋。该系列活动旨在打造具有原创性、思想性、国际性的特色交流品牌,为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平台奠定坚实基础,助力推进学校国际化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