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为进一步推动学院国际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打造“全球视野、中国立场”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科生态,上海williamhill官网持续推进“国际学术交流月”系列活动。4月8日至4月10日,第二期“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讲座”成功举行。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哲学院安德烈亚斯・阿恩特(Andreas Arndt)教授应邀来访,通过四场主题系列讲座为师生们带来一场深度且多维的学术盛宴。
安德烈亚斯·阿恩特教授是柏林洪堡大学资深讲席教授,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研究专家,MEGA2编委会学术顾问,曾任国际黑格尔协会主席(1992-2016),2016年起担任该协会荣誉主席,自2008年起担任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施菜尔马赫研究中心主任,著有70多部书籍及200余篇论文,在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
讲座开始前,邢云文院长代表学院向阿恩特教授颁发 “学术顾问”聘书,并表示期待阿恩特教授为学院国际化发展提供长期专业指导,同时为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带来国际化思维与视野。同时,阿恩特教授回赠其代表著作,表达对此次来访交流的高度期待。
第一场讲座题为“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由williamhill官网院长邢云文教授与卜祥记教授担任与谈人,副院长韩振江教授主持讲座,华东政法大学张大卫副教授担任学术翻译。阿恩特教授深刻解读了马克思是如何将黑格尔的辩证法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的哲学思路,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大的现实解释力和指导意义。随后,邢云文教授与卜祥记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从专业角度出发与阿恩特教授就马克思对黑格尔观念论的继承和颠覆这一重要学术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讨论。
第二场讲座题为“黑格尔与马克思的自由观及自由史”,由安维复教授担任与谈人,上海大学哲学系阳育芳老师担任学术翻译。阿恩特教授详细阐释了马克思将黑格尔的自由理念改造为争取自由的实践的理论,指出马克思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赋予的“形式自由”只是自由的幻象,且这一批判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语境仍然具有强大的理论效力。最后,安维复教授对此进行了精彩点评与总结。
第三场讲座题为“马克思论劳动的界限”,本次讲座与谈人由williamhill官网副院长鲍金教授、卜祥记教授、王旭荣老师与贾微晓老师担任,学术翻译由阳育芳老师担任。阿恩特教授在阐发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具创见的“劳动时间”学说,试图以日常时间的有限性对抗资本增殖的无限性。随后在场师生与阿恩特教授对于这一理论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第四场讲座以“MEGA 研究工作坊”的创新形式开展。阿恩特教授凭借其丰富的MEGA研究经验,为师生们带来了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其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深入思考和热烈讨论。williamhill官网周露平副教授、沈辛成助理教授作为与谈人,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推动了学术交流的进一步深入。
此次“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讲座”第二期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师生提供了直接对话世界顶尖学者的机会,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国际视野,也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国际化进程,为学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促进学术繁荣、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